中新社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2日从中国应急管理部获悉,2023年冬季全国森林草原火险形势预测结果显示,西南地区的四川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中北部的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局部时段可能出现极高火险等级。
为准确掌握今年冬季全国森林草原火险形势,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近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公安部、国家林草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等成员单位、重点省份和相关专家,对全国森林草原火险形势进行了综合会商研判,预测结果如下:
东北地区(内蒙古东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秋季以来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东多西少。预计冬季,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南部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多。冬季东北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接近常年。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中西部):秋季以来华北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预计冬季,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到偏多。北京西部、河北西部、山西东部等地阶段性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华东华中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秋季以来华东、华中地区气温总体偏高,降水空间分布不均。预计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呈北少南多分布。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山东中部、河南西部和北部、湖北东南部和西部、湖南北部森林火险等级较高,浙江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南部局部时段可能出现较高火险等级。
华南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秋季以来华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华南中东部降水偏多。预计冬季,华南东部气温偏高,西部接近常年。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区的大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其中广西西部火险等级高。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秋季以来西南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预计冬季,西南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四川东部、重庆大部降水偏少。四川大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部和北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其中四川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中北部的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局部时段可能出现极高火险等级。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秋季以来西北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多。预计冬季,陕西大部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到偏少,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其他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接近常年。
此外,预计冬季四川西部、甘肃和宁夏草原区火险等级较高,其余草原区火险等级接近常年。(完) 【编辑:刘欢】
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今天将落下帷幕。
流“链”忘返 以开放促共赢
首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参展,行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都是首次公开展示各自的完整供应链,通过开放包容的平台展示,拥抱未来的合作共赢。
在采访中,参展商纷纷表示,链博会搭建起的全新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各自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也让他们更好了解相关领域的关键环节,实现交流互鉴。
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氢能业务总经理 胡华利:我们也是在利用这一次链博会的机会,我看到了很多行业的领先企业,都在参加这次的链博会,实际上我也是抓住这个机会,有机会我就会到其他的展台上去看一看,去和同行交流,去寻找合作的机会。
博世中国总裁 陈玉东:这个链博会完全契合了我们工业的这种生态,对于外商企业来讲就是中国整个供应链,第一比较稳定,第二供应链当中的机会很多,我们是希望在中国加大制造业的投资,来做好各级供应链的增链补链。这样的话对于我们都是双赢的。
不少参展代表表示,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首届链博会的举办展现了中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担当。
AGC中国总代表 上田敏裕:以前会听到的“脱钩”一词,我认为全球还有跨国企业想脱离中国是很难得到大的发展。中国供应链的成功,是全世界的机会。
帝斯曼-芬美意中国总裁 周涛:我们在全球的三大供应链的中心,里面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我们在这样一种强调全球供应链一体化合作的背景下,持续地期待,也希望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里面,来添砖加瓦。
不少参展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链博会,中外企业得以增进了解、互通有无,大家期待借助链博会的平台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各链条间发现更多合作的契机。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 王磊:过去一年里,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在加强自己的供应链,在这次展会得到了非常好的展示,尤其在绿色发展方面,减碳零碳排放方面,绝对不是互相能够脱钩,大家一起发展,把蛋糕做大。
联邦快递高级副总裁 中国区总裁 陈嘉良:我们在当中一定能够寻找更多的机会。我们会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会用更多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让我们的效率提高,我们是非常乐意参与这个链博会。
一家小企业的寻友之旅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有50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他们分布在各自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关键环节。
对于参展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产业链条大会,寻找新伙伴,成了不少企业的重中之重。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了这样一家小企业,他们就在不停地“找朋友”。
李先龙是一家小企业的负责人,这次展会,他带来了一款畜牧业数据采集胶囊机器人,能全程监控牛羊的健康情况。产品研发了六七年,去年才正式推出。在链博会上,李先龙满眼看到的都是机会。
参展商 李先龙:像意大利的合作社,以色列的合作社,我们都可以进行一个洽谈。目前我来找过他们,就是他们不在。
没想到,第一次主动出击,就没找到人。不过,李先龙并没有气馁,他又有了新的目标。
虽然只是留了资料,但是李先龙仍然觉得很满意,因为对于一个年轻企业来说,每一个机会都非常难得。现在,他又对另一家数据平台企业开始了回访。
李先龙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产品,和对方也越聊越热乎,两家数据企业在畜牧业领域找到了合作的契合点。
加微信,留联系方式,短短半个小时,李先龙就和目标对象达成了初步意向。而不断地主动出击,让这家小企业在链博会上找到了不少新伙伴。
参展商 李先龙:收获很大,项目上我们已经和周边的很多企业都达成了相应的合作,一天半了,大概有七八家。
在产业链条上,每个企业都不是独立的个体。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分工日益细化,链博会串起的上中下游企业,都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